21年终圆上市梦百果园创始人身价逾30亿元     DATE: 2023-10-04 12:35:39

原标题  :21年终圆上市梦百果园创始人身价逾3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叶碧华、年终实习生万梦琰 广州报道

1月16日上午9时30分,圆上园创逾亿元深圳百果园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百果园)正式登陆香港交易所主板 ,市梦始人身股票代码 :2411.HK  。百果

上市首日 ,年终百果园股价开盘价6.52港元 ,圆上园创逾亿元随后最高上涨至7.12港元并回落。市梦始人身截至收盘 ,百果百果园股价为6.00港元  ,年终总市值94.74亿港元  。圆上园创逾亿元

百果园经过20多年的市梦始人身发展 ,已经从一个单一水果零售店,百果发展成一个具有科技和金融属性的年终 、以现代零售为龙头 ,圆上园创逾亿元并贯穿全产业链 ,市梦始人身涵盖一二三产业的生态型经济体。在16日上午举行的上市仪式中 ,百果园创始人、集团董事长余惠勇回忆了这21年来创业的艰辛,并为公司上市后的发展指出的新的目标与路径 。

据其透露,接下来百果园将瞄准批发 、零售和品类三大机会 ,往千亿营收 、全球发展和百年品牌的目标奋进。

眼下,这家中国最大的水果零售企业仍然要面对不少挑战 ,诸如线上发展滞缓、过度依赖加盟、门店利润率偏低等,都有待进一步解决  。正如创始人余惠勇所说,上市只是百果园的一个新起点。

四度闯关IPO

资料显示,百果园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水果零售企业。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按2021年水果零售额计 ,百果园在中国所有销售水果的零售企业中位列第一,并且在中国所有水果专营零售企业中位列第一,拥有中国水果行业最大的分销网络 。截至2022年11月8日,百果园在全国布局超200个水果种植基地、29个初加工配送中心 ,线下门店超过5613家,分布在全国22个省市超过140个城市。

作为中国最大的水果零售商 ,百果园的上市之路却格外坎坷。此前 ,百果园先后四次递交上市申请书 :2020年6月,百果园向证监会提交境外IPO的审批申请,计划到港上市;后百果园又与民生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改为在A股创业板上市;但最终公司还是把上市地点定在港股 ,2022年5月 ,百果园向港股递交申请材料 ,但被爆出门店存在变质水果做成果切对发霉的苹果放任不管等诸多食品安全问题后,上市一事似乎搁置 ,其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表的状态也变为了失效;直到2022年11月16日, 百果园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并更新了2022年上半年的业绩以及开店情况 。

作为独家保荐人的摩根士丹利也感受到过程的艰难。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及亚太区消费零售投资银行部主管许择汤在上市仪式上回忆道:项目启动迄今为止已有三年,我们在此过程中经历了很多挑战 。他表示,正式启动发行时 ,市场依然波动 ,但百果园作为2023年上市的第一只零售股,也是在过去一年多第一个开红盘的。

余惠勇在上市仪式上感慨道:从2002年的第一家店开到一百家店,我们花了7年时间,连续亏了7年;从一百家店开到一千家店 ,我们又花了7年的时间,从一千家店到现在的五千六百多家店,我们再花了7年时间  。21年过去了 ,今天百果园终于上市了 ,成为了一家公众公司 。

据最新招股书披露 ,百果园2019年 、2020年 、2021年营收分别为89.76亿元、88.54亿元 、102.89亿元;毛利分别为8.76亿元、8.07亿元 、11.56亿元 ,毛利率分别为9.8% 、9.1% 、11.2%;运营利润分别为3.18亿元 、1.48亿元、3亿元;运营利润率分别为3.5% 、1.7% 、2.9%;净利润分别为2.48亿元 、4566万元、2.26亿元;净利润率分别为2.8% 、0.5% 、2.2%。

而在疫情防控更为严峻的2022年上半年 ,百果园1-6月营收59.15亿元 ,较2021年同期的55.25亿元增长7%;经营利润为2.3亿元  ,2021年同期的经营利润为1.76亿元 ,同比增长30.68%;期内利润为1.9亿元 ,2021年同期的期内利润为1.36亿元,同比增长39.71%;2022年上半年净增加门店数量201家 。

据了解 ,百果园分销起点分为两类 ,分别是由农业组织 、种植基地、个体农户组成的一级水果供应商,另一个为公开市场。终点也有两个 ,其一是企业客户,其二是个人消费者。对于最终流向企业客户的分销渠道,自两类起点出发,直接或通过初加工配送中心,以直销和批发的方式到达企业客户。对于最终流向个人消费者的分销渠道,在离开初加工配送中心后,可通过B2C线上渠道直接到达个人消费者;或由初加工配送中心进入加盟门店 ,通过百果园手机APP或微信小程序等第三方平台搭建的线上渠道接触个人消费者;再者可以自离开初加工配送中心后进入自营门店,通过个人消费者线下购买或者线上下单、到店取货的方式进行销售。另外 ,在由初加工配送中心到达加盟或自营门店的过程中 ,部分地区通过区域代理销售 。

创始人身家逾30亿港元

公开资料显示 ,百果园由创始人余惠勇于2001年创立 ,旗下有百果园果多美等品牌。随着百果园不断做大 ,无论是门店网络的扩张还是上游供应链的建设都非常烧钱  。尤其是中国水果行业产业链长,从产地到消费者之间的流通环节平均在五个之上 ,加上果蔬行业冷链覆盖率低,全产业链累计损耗率较高 。

自2007年起 ,百果园开始建立水果分级标准制度 ,并配套采购分级、储存分级体系 。目前,该公司的采购渠道主要有五大类:第一类是自主投资的生产基地;第二是农场 ,作为公司的OEM外包商 ,按照公司提出的标准生产,百果园实行包销制;第三类是不介入生产环节 ,但按照百果园自己制定的采购标准实行源头直采;第四类是供应商和贸易商采购;第五类是传统意义上的批发市场采购 。

数据显示,以金额计,百果园为补充存货而从公开市场采购的水果产品分别占截至2019年 、2020年及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水果产品采购总额约29% 、22%及19% 。截至2021年底 ,百果园已向全国68家供应商提供多种农业技术相关服务。2021年,该等供应商的采购金额占水果采购总额的约30.3%。

果品产业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 ,市场正在恢复性增长 。中国果品流通协会会长鲁芳校认为 ,果品市场韧性强 、潜力大的特点以及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后疫情时代 ,果品行业将整体好转并且稳定增长 ,迎来新的黄金发展阶段 。

回顾百果园的融资之路 ,第一位伯乐是天图资本 。2015年4月,天图资本率先向其抛出橄榄枝 ,以每股2.16元的价格认购股份 ,共计出资2亿元。同年12月 ,百果园进行A轮融资,天图资本、广发信德 、前海互兴参投,百果园获得融资金额4亿元 ,创下当时水果零售行业最高融资纪录。

此后的2017年、2018年和2020年,百果园又陆续进行5次融资  ,共计有十余投资机构参投 ,其中不乏众多实力雄厚的投资方 ,如中植系 、招商资本等 。在2018年1月的B轮融资中,百果园一次拿下15亿元资金。

几番融资下来,百果园身价暴涨 ,其估值由2015年的20亿元升至百亿 。IPO前,余惠勇直接持股为25.5971%,通过深圳惠林持股为3.9247%,宏愿善果持股为8.6499%,恒义利投资持股为8.0442%。另外,余惠勇持有30.51%的宏愿善果股权 ,及40%的恒义利投资股权 。随着百果园登陆港股 ,按照开盘价计算,余惠勇夫妇身家约36亿港元(折合人民币超过30亿元)。

上市只是新起点

近年来,国内水果零售市场规模扩张迅猛,参与者众多 ,竞争赛道多样化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 ,按零售额计 ,中国水果零售市场的市场规模已由2016年的8273亿元增至2021年的12290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约为8.2%;按零售额计,2026年中国水果零售市场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进一步增加至17752亿元 ,2021年至2026年的预期复合年增长率为7.6%。

中国水果分销市场具有分散性 、地域性特点 ,再加上市场门槛低  、竞争者众多 、行业鱼龙混杂严重。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  ,2021年按水果零售额划分,百果园为水果零售行业的第一大公司 ,占1.0%的市场份额,而前五大参与者合共占3.6%的市场份额。

目前 ,中国水果零售的主要渠道包括 :农贸市场、现代零售(包括商超、生鲜超市 、便利店) 、电商渠道 、水果专营零售(包括水果专营连锁零售及夫妻店)。无论是百果园 ,还是洪九果品 、鲜丰等水果连锁店 ,都面临着农贸市场 、夫妻店、生鲜超市 、商超乃至便利店的竞争。

随着各式电商的发展 ,水果连锁店的空间再次被挤压。百果园在招股书中指出 ,中国水果零售的主要渠道中,水果专营连锁零售2016年至2021年占比从10.8%增至13.5%,而电商从3.3%大幅增至12.8% 。农贸市场和现代零售的占比最高 ,2021年分别占25%  、37%。

国内水果市场素有北鲜丰 、西洪九、南百果之称 。从行业头部几大公司来看,各自的模式各不相同,如洪九果品偏向于产业链中游的水果分销商 ,联结上游水果种植产地,将加工包装好的鲜果,分销至下游零售商或直销给消费者 。而百果园则高度依赖加盟模式来作为其扩张运营的方式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截至2022年11月8日,百果园线下门店新增了262家 ,总门店数达5613家 。在5613家线下门店中 ,5594家为加盟门店,19家为自营门店 ,加盟店占比高达99%以上 。加盟店决定了百果园营收的基本盘,2019年百果园的加盟门店占总营收的比例达到88% ,2022年上半年依然占比达到80% 。



余惠勇在上市仪式上也再次强调加盟商的重要性,并为上市后公司的发展定下了新的目标——千亿营收、全球发展、百年品牌。余惠勇认为 ,批发、零售和品类是果业的三大机会。

在他看来 ,批发业务可以实现规模效应  ,并为渠道提供价值;零售业务门槛最高,但也是未来发展空间和潜力最大的,因为可以直接面对消费者 。余惠勇以深圳大本营举例,据其透露 ,目前百果园在深圳的市场占有率大约为13% ,有500家门店,毛利率从最开始的5%不到,随着规模逐步扩大达到去年的13.6% ,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为此百果园成立了零售事业群,并计划进一步巩固零售业务。

深圳只是一个先行者 ,它是一个样板 ,全国市场都是同样的规律 ,都会从一家店到多家店 ,从低毛利到高毛利。余惠勇表示 ,未来在深圳至少可以做到1000家店,还有很大空间 。

除此以外,品类品牌是余惠勇看中的第三条增长曲线。据了解 ,尽管百果园很早就提出了两驾马车(渠道品牌加品类品牌)一起走的战略,但目前收入的主要来源还是来自百果园主品牌  。据招股书披露,按照不同品牌划分 ,百果园2022年上半年收入为54.56亿元,占总收入92.2%;同期,果多美收入为4.52亿元,占总收入7.7%;其他渠道品牌同期收入为672.5万元 ,仅占总收入0.1% 。


对于品类品牌的具体布局,余惠勇透露公司正在酝酿,目前大概投资了60多个项目,我希望未来随着百果园上市以后,可以借助各位投资人的力量 ,借助资本市场力量,能够在全球去布局、投资500个甚至1000个优质的供应链项目,形成一个大的生态圈。余惠勇表示,三大曲线的布局有望照顾到百果园近期 、中期和远期的发展,以确保公司业绩的持续稳定增长。